当二十四节气中的 “大暑” 裹挟着热浪如期而至,中国国家队以一张充满活力的节气海报开启了夏日的拼搏序章。海报中,奥运冠军潘展乐、徐嘉余与覃海洋、孙佳俊等运动员一同出镜,将传统节气文化与现代体育精神巧妙融合,以泳池为画布,用汗水书写 “最热节气里的最强坚守”。
一、海报中的节气密码:传统意象与竞技美学的碰撞
这张由 TEAMCHINA 官方发布的海报,以 “暑气蒸腾,泳往直前” 为主题,巧妙融入大暑三候的自然意象。画面中,潘展乐身着蓝色泳衣站在泳池边,背景以水墨晕染的方式勾勒出 “腐草为萤” 的夏夜意境,点点荧光与他眼中的坚毅光芒交相辉映;徐嘉余则以仰泳姿势破水而出,身后的 “土润溽暑” 化作氤氲水汽,将高温下的训练场景艺术化呈现。值得注意的是,海报右下角特意加入 “晒伏” 习俗的视觉符号 —— 运动员的训练服与国家队队旗在烈日下舒展,既呼应了民间 “祛邪祈福” 的传统,又暗喻着中国健儿在暴晒般的高强度训练中淬炼意志的过程。

二、泳坛双星的大暑叙事:从冠军赛到世锦赛的进阶之路
在这张充满张力的海报背后,是两位核心运动员的最新动态。刚刚在 2025 年全国游泳冠军赛中豪取九枚金牌的潘展乐,以 “金牌收割机” 的姿态成为焦点。他在 50 米自由泳(22 秒 19)、100 米自由泳(47 秒 77)等项目中的表现,虽未达到世锦赛 A 标,但已展现出从短距离到中长距离的全面统治力。值得关注的是,这位 “九冠王” 在采访中透露,团队正尝试让他挑战 10 公里公开水域项目,这种跨领域训练模式在国内尚属首次。而徐嘉余则在男子 50 米仰泳(24 秒 46)和 100 米仰泳(52 秒 49)中延续着 “断层式领先”,他在夺冠后表示:“大暑的炎热就像比赛中的压力,只有学会与不适共处,才能在关键时刻爆发能量”。
此刻,两位运动员正随中国游泳队征战新加坡世锦赛。作为巴黎奥运会后首场国际大赛,潘展乐将面临欧美选手的强势挑战,尤其是在他的主项 100 米自由泳上,对手已在选拔赛中逼近他的世界纪录(46 秒 40)。徐嘉余则将以老队员身份带领新人冲击奖牌,他在出征前的采访中坦言:“现在更享受比赛本身,就像大暑喝伏茶 —— 入口苦涩,回味甘甜”。
三、高温下的国家队群像: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融合
除了两位核心运动员,海报中覃海洋、孙佳俊等新生代选手的加入,折射出中国泳军新老交替的良性生态。在大暑节气的特殊节点,国家队的训练计划也暗藏传统智慧:教练组将 “晒伏” 习俗转化为高温适应性训练,每天安排 1 小时露天泳池训练,模拟世锦赛举办地新加坡的湿热气候;同时借鉴 “喝伏茶” 的养生理念,为运动员定制包含金银花、薄荷等成分的电解质饮品,既符合中医防暑原则,又满足现代运动营养学需求。
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,在训练细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据上海交大高水平游泳队透露,队员们在封闭集训期间,不仅要完成每日 8000 米的水上训练,还要进行 “节气冥想”—— 在三伏天的正午时分静思 15 分钟,培养专注力与抗干扰能力。潘展乐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训练照中,队友们在泳池边晾晒队服的场景,恰好与海报中的 “晒伏” 元素形成现实呼应。
这张大暑海报的价值远超体育范畴。当潘展乐在海报中写下 “我的这块金牌,献给伟大的祖国” 时,他不乐鱼网官网入口仅在回应巴黎奥运会两金一银的辉煌,更在诠释中国运动员的精神内核。正如徐嘉余在采访中提到的:“大暑是一年中最考验耐力的节气,这和游泳项目何其相似 —— 只有经历过‘土润溽暑’的煎熬,才能迎来‘大雨时行’的突破”。这种将自然规律与竞技哲学深度融合的表达,正是中国体育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。
随着新加坡世锦赛的临近,这张海报如同一声集结号,激励着中国健儿在 “最热的战场” 上书写新的传奇。当我们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时,那些在烈日下坚持训练的身影,正用汗水诠释着 “大暑” 的真正含义:不是逃避炎热,而是在炽热中锻造光芒。